(通讯员 李亚楠)2018年9月27日,班级管理教学改革总结会(2017)暨《我的实践框架》新书发布会在教师素质训练中心209教室举行。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想必大家都很好奇吧!那就随我走进这场特殊的发布会,去一探究竟吧!
本次活动由教育科学学院陈光春副院长主持,到场的师生分别是夏力副校长、教务处处长田恒平教授、教育科学学院熊华生教授、曹斯老师、李菁老师、2015级小学教育1班的学生、正在选修或即将选修《班级管理》学生。作者就在这些到场的嘉宾之中。这本书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她们就是15级小学教育1班的全体同学。这本书的诞生,最值得感谢的是熊华生老师,他是《班级管理》这门课程的改革者与实施者,而15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幸运地经历了第一次改革尝试,也形成了最终的成果——《班级管理:我的实践框架》。
发布会正式开始,首先,由15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代表发言。
赵敏是教学协调与评定小组的组长,她介绍《班级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前期通过大量阅读班主任著作,学习典范,打好理论基础:中期小组研制文字的实践框架,组间交流完善实践框架;后期通过总结身边经验,反思自身特征,案例分析,对话与讨论,将文字的实践框架内化于身心,借此把问题看得更清,把事情做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当班主任,我们准备好了。这样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大家自主学习、思考探索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氛围;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了作用!老师是学生的助手,学生是老师的助手,学生是学生,也是老师,师生紧密合作,一起为当班主任作好准备。
陈迎迎发言很真诚她说:“老师第一节课就把我们吓到了!每一星期要读一本书,每个星期上课要提问抽查;任务很重!但是,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每个人至少读3本书,每个小组成员内各不相同,小组再另选一本相同的书目读。读《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学期打造优秀班集体》《爱心与教育》、《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班主任成长案例》,我们与魏书生、李镇西、王晓春、张万祥等名家开展对话。读书虽累,但同学们慢慢发现重拾书本的快乐,和书中的人物对话的快乐,自己对班主任管理工作越来越有自己的心得感悟,越来越有想法的快乐。同时还发现,通过阅读,我们开始认真地思考“如果我是教师,我会怎么去做?”这一问题,自己对于班主任的观念竟然发生了改变,班主任工作竟如此科学而专业。
曾方雨作为编写组的代表着重向我们分享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编书过程中的感受——“编书!一开始简直不敢相信!但最后真的出来了!好东西是值得等待的!”李芷妍感性的发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她说:“要做一件事就认真去做,那些努力都值得的,那些曾经认真做过的事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记!”
接下来,熊华生老师作为这门课程的改革者道出了他的初衷——改革,是为了让师范生作好当班主任准备。这门课不仅仅教班级管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班级管理。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发动学生。学生一旦发动起来,师生一条心,事情就好办了。教学改革虽然比较累,但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当老师很快乐,人也变年轻了。
教务处处长田恒平教授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们在教育中始终要坚持的!”同时田教授幽默发言:“以前熊老师自己出书的时候很低调,但发布《我的实践框架》这本新书,熊老师却很高调地宣传,因为是学生写的!”
新书发布会上,夏校长充分肯定了《班级管理》的课程改革活动。夏校长从课堂情境的5种境界进行了指导,课堂情境的5种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沉默、问答、对话、批判、辩论,而熊老师的这门课至少达到了第三种境界。夏校长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教学改革,逐步提升课堂境界,让二师的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积极培养二师大学生自学、质疑、参与、爱学的学风!
后记:当看到这本书时,我的内心特别激动,我特别感谢熊华生老师,因为每次在课堂上发言时,同学们会看到他的脸上永远是笑容;也许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发言不太满意,但他总会找到你的优点,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觉得蛮好的!”你会觉得整个人都更有自信了!我们会把熊老师上课的照片做成表情包,那是因为我们真的很喜欢他!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有一颗年轻又真诚的心!最后,谨代表15级小学教育1班的全体同学对熊老师说:“谢谢您!遇见您,是我们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