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1-05   浏览次数:40

本网讯(记者 任梦娜 陈思119日上午,第八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开幕式在我校实验楼S5209举行,论坛主题为国际比较视野下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我校校长胡仲军、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班主任》杂志主编赵福江、华中科技大学李牧川博士、《班主任之友》杂志常务副主编熊华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其他各省市一线的班主任出席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班主任之友》杂志编辑部汪媛主持。

胡仲军对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其他各省市一线的班主任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他用“三个三”对学校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一是“三个阶段”,是学校办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学校历史悠久;二是“三校合并”,湖北教育学院、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湖北工业学校三校合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三是“三个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应用型发展。

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乐三明在致辞中主要就教育科学学院的历史概况、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班主任之友》杂志成功的原因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其中《班主任之友》杂志何以取得成功?乐三明分享了两点原因,一是杂志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方向,立足于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宗旨;二是杂志背后有这么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

随后,论坛发起人,李家成、赵福江、李牧川、熊华生分别致辞。李家成回顾了前七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他指出,八届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这一群热衷研究、追求专业的班主任群体。为什么要开展这个论坛?赵福江给出了答案:仅仅做杂志是不足以推动班主任研究更加专业化的,如何让更多学者关注这个群体并加入这个群体,是论坛举行的目的。李牧川讲到,从2014年第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的发起到今天的第八届,发展速度之快得益于这里有一个有情有义,有理有据,有伤有梦,有志有趣的教师团体。熊华生重点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班级、中国班主任的见解以及该论坛与其他会议的不同之处。

“我是带着梦想来参会的!”论坛最后,第七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承办院校代表杜时忠谈了自己的“三个梦想”。一是希望班主任工作得到更多理论上或者政策上的支持;二是希望所有班主任能够更加专业、更有尊严、更幸福地生活;三是希望除了定期的论坛,还可以增加更多不定期的交流机会。

据悉,第八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为期一天半,论坛内容为主题发言、分组讨论、报告和总结等环节。参加此次论坛还有来自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台南大学、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山东省禹城市第一中学、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实验学校、湖北孝感市实验小学、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无锡教科院、安徽省肥东第三中学山东临沂光耀实验学校、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学者。(摄影 忠强 )